土地神乃中国民间信仰普遍的神之一,主要流行于汉族地区,部分受汉文化影响的民族也有信仰。土地神属于民间信仰中的地方保护神,是具有福德的善鬼神;在中国大陆,中华民国时期及之前,凡有汉人群居住的地方就有供奉土地神的情景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,祭祀土地神即祭祀大地,现代多属于祈福、求财、保平安、保农业收成之意。土地神也是道教诸神中地位较低,也是与人民较亲近的神祇。
在广东、香港、澳门、闽南、潮汕、台湾、琉球等地区,有的土地神旁伴有土地神的夫人,称为土地婆、伯婆、伯姆等。
而土地神的造像有冢(冢土型伯公见于六堆),石,树,祠,偶等类型。一般都是以长者形象出现,但服饰则有所不同,市区、闹区的土地神像多为富人样貌,甚至手持玉如意、金元宝、银锭。田野地区的土地神像一般多持拐杖。山区的土地神像,则有骑马、骑虎甚至骑龙、麒麟的。有些地区会将土地神像以文官样貌呈现,以崇高其神格。
蒋子文者,广陵人也。……汉末为秫陵尉,逐贼到钟山下,贼击伤额,因解缓缚之,有顷刻死,及吴先主之初,其故吏见文于道,乘白马,执白羽,侍从如平生。见者惊走。文追之,曰:‘我当为此土地神,以福尔下民。尔可宣告百姓,为我立祠。不尔,将有大咎。’……于是使使者封子文为中都侯,……为立庙堂转号钟山为蒋山。
豫章诸县,尽出良材,求利者采之,将至广陵,利则数倍。天宝五载,有杨溥者,与数人入林求木。冬夕雪飞,山深寄宿无处。有大木横卧,其中空焉,可容数人,乃入中同宿。而导者未眠时,向山林再拜咒曰:"士田公,"今夜寄眠,愿见护助。"如是三请而后寝。夜深雪甚,近南树下,忽有人呼曰:"张礼。"树头有人应曰:"诺。""今夜北村嫁女,大有酒食,相与去来。"树头人曰:"有客在此,须守至明。若去,黑狗子无知,恐伤不宥。"(明钞本不宥作人命。)树下又曰:"雪寒若是,且求饮食,理须同去。"树上又曰:"雪寒虽甚,已受其请,理不可行,须防黑狗子。"呼者乃去,及明装毕,撤所卧毯,有黑虺在下,其大若瓶,长三尺而蛰不动,方惊骇焉。(出《纪闻》)